
10月24日上午,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,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。

全會最重要的成果
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介紹,全會最重要的成果,是審議通過了《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》。
《建議》共15個部分61條,分為三大板塊:
第一板塊是總論,主要闡述“十四五”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、抓好“十五五”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。
第二板塊為分論,分領域部署“十五五”時期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。
第三板塊主要部署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、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等任務。
“十五五”時期
我國發展環境總體判斷
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、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介紹,《建議》強調,大國關系牽動國際形勢,國際形勢演變深刻影響國內發展,我國發展處于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、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。
從國際看,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,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。我國具備主動運籌國際空間、塑造外部環境的諸多有利因素。同時,世界變亂交織、動蕩加劇,大國博弈更加復雜激烈,外部環境的不穩定、不確定性上升,風險挑戰增多。
但危中有機、??赊D機,我們要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克難關、戰風險、迎挑戰,確保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。從國內看,我國經濟基礎穩、優勢多、韌性強、潛能大,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?!笆逦濉睍r期,既要乘勢而上,又要迎難而上,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、超大規模市場優勢、完整產業體系優勢、豐富人才優勢等諸多優勢和有利因素,把各方面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實際效能。
需要優先補上的最大短板
韓文秀表示,農業農村現代化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全局和成色,是需要優先補上的最大短板。《建議》強調把解決好“三農”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,促進城鄉融合發展,加快建設農業強國。
戰略任務的第一條
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、主任鄭柵潔說,《建議》把“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,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”擺在戰略任務的第一條,部署四方面重點任務,可以從“固本升級、創新育新、擴容提質、強基增效”來把握。
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
科技部黨組書記、部長陰和俊說,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,《建議》從四方面作出部署:一是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;二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;三是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;四是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。
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
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、主任雷海潮說,在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方面,《建議》重點部署三方面工作。
一是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。明確倡導積極婚育觀,優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勵措施。
二是推動老有所養。健全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政策機制。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,發展醫養結合服務。
三是推動老有所為。穩妥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,優化就業、社保等方面年齡限制政策,積極開發老年人力資源,發展銀發經濟。
雷海潮表示,希望通過五年的努力,能夠推動中國人口人均預期壽命,由現在的79歲再提升一歲,達到80歲左右,滿足和適應人民群眾對美好健康生活的新期待。
讓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大機遇
商務部黨組書記、部長王文濤介紹,關于“十五五”時期開放工作,《建議》部署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。我們要擦亮“投資中國”品牌,塑造吸引外資新優勢,落實好“準入又準營”,營造透明、穩定、可預期的制度環境。有效實施對外投資管理,健全海外綜合服務體系,引導產供鏈合理有序跨境布局。我們既看GDP也看GNI,既重視“中國經濟”也重視“中國人經濟”。
王文濤表示,要把中國大市場優勢充分發揮出來,讓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創新的應用場;要讓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大機遇,讓外資愿意來、留得住、發展好,共享中國新機遇。
來 源丨人民日報客戶端